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高德胜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25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21日晚上19:30,应我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高德胜,在文逸楼309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学生角色的过度外溢及其后果》主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马凤岐教授主持。

马凤岐教授对高德胜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高教授进行了介绍。高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德育课程与教材、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研究。先后出版有广泛学术影响的专著8部,在《教育研究》、《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摘要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0余篇,是2016年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高教授的学术讲座主要分为5个板块:人及其社会角色,学生角色及其边界,学生角色固化及后果,子女角色被遮蔽,学校的伴随性外溢。

高教授首先在“双减”政策下分析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他指出:“短期: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期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延长校内服务时间对教师的影响等”。以学生家庭作业研究为例引出思考“学校作为制度化的功能与伦理实体,是否有权越出边界进入家庭这一自然实体,以家庭作业为手段约束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学习行为”。为了更好的回应这一思考,他提出一个新的研究前提“学校与家庭是互有边界的功能与伦理实体”在这一前提下高教授提出“当学生角色从学校边界几乎外溢(spillover)到未成年人活动的所有时空之中,那么未成年人在所有时空之中需要做与学生角色期待、规范相符的事情。此时未成年人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由此展开论述。

高教授通过“角色”使用的语境、中国文化中的“角色”,角色对人的意义、角色与人不能等同以及审慎对待角色对人的意义等方面阐述人及其社会角色,在其中他提到角色是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人正是通过角色这一媒介而进入社会的,据有一个角色并按角色要求行事,对人之人格特性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人终身都处在建构自我的过程之中,角色虽然不同于自我,但却是人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一种途径,角色是实现人际交往的“最小阻力路径”。

高教授解释了什么是学生角色、学生角色的适应、学生角色边界及其形成与固化,分析了学生角色固化的后果。最后高教授分享了学生角色外溢到家庭时空,子女角色被遮蔽的影响,并指出角色负担才是根本负担。

讲座尾声,马凤岐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对高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随后,高教授和现场的师生进行深度对话,为现场的师生解疑答惑。

马院长将学院定制的书签纪念品赠予高教授。并合影留念,此次讲座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上一条: 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李子建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下一条:砥砺学术,共同成长——第4期“行知论坛”学术沙龙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