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士(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级)

发布日期:2024-04-12    浏览次数:

0451教育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3年修订)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b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博士

专业领域代码:b045101

专业领域名称:教育领导与管理

学制:4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依托两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广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等,为省市台办、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等提供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培养了中小学卓越校长1560人、幼儿园名园长158人。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教育研究》发表论文16篇,为各级政府提交咨询报告10余件。在区域教育治理与发展规划、教育领导力提升、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三、培养目标

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型的高级教育领导与管理人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较高的教育管理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系统总结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并参与国际教育交流。



四、培养方式

1.教育博士培养采用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6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在2年内完成;第二阶段为学位论文的撰写,在2~4年内完成。学员脱产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2.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学分制,集中学习与自主研习相结合。学习方式采取脱产学习的方式,课程实施方式可灵活多样,一般应以专题研讨为主。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研究、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环节。3.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教育博士指导小组,成员为全体教育博士指导教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专业内容介绍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读学分总量不少于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科专业课要求学分不少于16学分,16学时计1学分。必修环节: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2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课程包括以下模块:(一)公共课模块不少于4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扩大学科视野和知识面。开设如下课程:1.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发展2学分必修2.英语阅读与写作2学分必修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选修(二)教育理论模块不少于6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如下课程:1.教育政策与改革发展问题研究2学分必修2.教育基本理论2学分必修3.教育经典名著研读2学分必修4.教育管理哲学2学分选修(三)教育研究方法模块不少于4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思想方法。开设如下课程:1.教育的质性研究3学分必修2.教育的定量研究3学分必修(四)教育实务与实践研究模块不少于6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总结和提升实践经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力。进行如下环节和开设如下课程:1.学校管理案例研究2学分选修2.具身认知与教育2学分选修3.教育领导专题研究2学分选修4.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必修5.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必修6.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2学分必修



七、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为了保证博士培养的质量,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每位博士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参与科研与实践相关活动。每位博士生至少需要完成两类中的各一项活动。1.学术实践活动(1)参与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或项目。由项目主持人出具包含其工作性质、工作量、工作贡献的证明材料。(2)主持开展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自主研究课题,并提供相应的研究计划、研究记录、研究报告或成果。(3)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提供证明和论文全文。(4)组织或参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各类学术活动,并能提供由主办方开具的包含其工作性质、工作量、工作贡献的相应证明。2.社会实践活动(1)参与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由相关单位出具包括活动性质、活动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贡献等内容在内的证明材料。(2)组织或单独开展教育调查、教育考察等活动,并提交相关报告。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前填写《教育博士生实践活动登记表》并由相关单位或团体加盖公章;学生需在答辩前提交完成实践活动的所有已审核材料,实践研习活动才算完成。学生应在进行学位论文撰写之前,根据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在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践研究三方面各完成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报告,三方面的作业通过工作坊的形式由导师组分三次进行讨论、审定和指导。中期考核由教育博士指导小组负责。对学生是否具备学位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评判。教育博士指导小组考核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研究报告和现场答辩等方面情况对考生考试成绩进行评判。综合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开题与写作阶段。一次考试未获通过,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合格将被淘汰。



九、学位论文

1.教育博士的论文指导,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予以实施,学生根据个人的工作和研究兴趣,在指定的导师团队内,自行选择指导教师。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问题,应密切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论文的研究应该强调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应该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注重通过实践探索创生知识。2.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8万字。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教育博士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须SCI/SSCI/CSSCI(不含扩展版)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为本人(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广州大学。上述学术论文至少有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制度,预答辩不能通过者延期进行答辩。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匿名评审,必须经过三位在该领域有影响力的、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双盲评审方能进行答辩。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应包括一名相关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育专业博士候选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



十一、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十二、校外导师情况



十三、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周洪宇主编.教育经典导读(中国卷、外国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吴遵民主编.外国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 4.[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7.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8.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9.江琦.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10.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4 11.[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12.董宝良主编,周洪宇选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5.[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局.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8.王炳照、李国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通史(16卷本)》[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9.[美]哈里•F.沃尔科特著,杨海燕译.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一项民族志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20.[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1.[英]贝磊、鲍勃、梅森著,李梅译.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Apple, Michael W.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Press,2014. 23.Illich, I. Deschooling society (New edition). London: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td.1973 24.Apple, Michael W., Stephen J. Ball, and Luís Armando Gandin, eds.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09. 25.Bruner, Jerome 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26.Dewey, Joh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15 version). California: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7.Gary S. Becker,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Thir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28.Guba, Egon G., 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29.Karabel, Jerome. The chosen: The hidden history of admission and exclusion at Harvard, Yale, and Princet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6. 30.Tough, Paul. 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power of character.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2. 31.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2.邬志辉,刘福满.当代外国教育新思潮与中国教育改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3.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4.陈永明.教育领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5.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6.吴政达.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与应用[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十四、课程信息

广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专业名称

0451教育

所在学院

(研究所)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备注

专业必修课

1

0008100040

教育基本理论

Basic theories and frontiers of education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2

0008100041

中外教育名著研读

Study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al masterpieces

2

32

第一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3

0008100042

教育政策与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2

32

第一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4

0008100055

质性研究方法(博士)

Qualitative reserch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5

0008100056

定量研究方法(博士)

Qualitative reserch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公共课

6

00001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It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2

32

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

考试


7

0008100012

英语阅读与写作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2

32

第一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试


专业选修课

8

0008100046

教育领导专题研究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选修

考查


9

000010000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Classic Works of Marx, Engels and Lenin

1

16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

考查


10

0008100045

教育管理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选修

考查


11

0008100049

具身认知与教育

embodied cognition for education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选修

考查


12

0008100048

学校管理案例研究

New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32

第二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选修

考查


必修环节

13

0008100029

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2

32

第四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核


14

0008100030

学位论文中期报告与学位论文答辩

Medium Progress Report and Dissertation Defense

2

32

第七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核


15

0008100028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Lectures on Specialty Frontiers

2

32

第七学期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必修

考核





















专业类别(领域)负责人确认(签字):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该培养方案。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主管院长签字:




































(单位公章)

上一条:教育博士(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级)


下一条: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