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吴照东副局长应邀为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博士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3-04-01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28日下午,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吴照东副局长应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邀请,为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做题为“走向未来,蝶变成新——共解教育千千结”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刘晖教授主持,教育学院各专业方向博士生、硕士生踊跃参与,与会师生共同学习领悟吴局长关于基础教育的深刻洞见。

undefined

吴局长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引入本次讲座主题。他指出,2023年的关键词是“修复”和“重建”。伴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教育教学秩序、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及社会关系等都需要修复和重建。无论是“胖东来”的企业文化,还是屈哨兵书记所作的《广州教育赋》,都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不确定性的世界找寻教育的确定性,实现“能言前人未成之言、善究前人未究之理、敢举前人未成之举”般的开拓与创新。如何找寻教育的确定性,关键在于正确看待过去的、正来的和未来的教育,要做到不忘本来、博采正来、着眼未来。

吴局长进而指出,教育画像应不忘本来。教育需要“复盘”,总结得与失,方能找到变革的新起点。反观我国教育发展变革的历程,主要存在三大痛点:一是教育忽略了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形成畸形的爱情观、就业观、价值观;二是重点培养的状元、“神童”等并未在某方面成为杰出人才,甚至在心理、情感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三是教育的定义被窄化或歪曲,如幼儿园教育演变为听话教育,中小学教育演变为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演变为知识教育。面对这些教育痛点,我们应当思考:时代的掘进给人才培养带来哪些挑战?总的来说,未来的人才应当具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综合品质,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有更新的理解。

吴局长接着指出,教育迎新应博采正来。回顾中国教育改革40年历程,我们应当进行几点思考:其一,教育为何出发?即教育的本质和本真。其二,教育去向何方?即教育的目的与归宿。其三,教育如何到达?即教育实现的途径和通道。吴局长还就“真正的教育公平和均衡”“‘双减’政策”“教师工资”“如何做一名理想的行政管理者”“如何做好学校管理”等话题进行了详细的拓展讲解。在此,他小结道:“二十七年前,我教学生化学;十五年前,我教学生学化学;如今,我用化学教学生做人。”由此指出,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应当是教学生知识技能,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再到立德树人的历程。

undefined undefined

(吴局长讲座部分内容)

随后,吴局长提到,教育实践应着眼未来。后疫情教育面临“乌卡时代”(VUCA),“V”(Volatility)、“U”(Uncertainty)、“C”(Complexity)、“A”(Ambiguity)指向后疫情教育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联合国教科文“未来教育”委员会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及《教育2030行动框架》,都促使育人者跳出教育看教育,看见更大的世界。吴局长指出,育人者应看到中国教育在未来几十年中的“不变”与“变化”。一方面,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的价值取向没有变;考试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方式没有变;高考作为选拔人才,导向素质教育的功能没有变。另一方面,未来学校的样态、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配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试评价制度等都应适应未来时代的变化。

最后,刘晖教授对本次学术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讲座意境深远,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富有历史感,从教育的过去、正来和未来的历程进行讲述,极具吸引力;二是具备理论高度,囊括了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方方面面,也提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其中的思考具有高度和立体感;三是在实践层面提供了丰富经验,如怎么改革、怎么做教师等,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深有启发。讲座结束时,刘晖教授将学院定制的纪念品赠予吴局长,并合影留念。

undefined

吴局长在基础教育管理领域成就卓越,无论在理论思考还是具体实践层面,都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意见与经验。理论结合实践是研究的生命,在座师生通过与吴局长的交流,增强了在研究中的实践感,真正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思想火花的碰撞。

上一条: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檀传宝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下一条:砥砺学术,共同成长——第3期“行知论坛”学术沙龙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