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建

发布日期:2024-11-08    浏览次数:


undefined

姓名:廖宏建

职称:正高级实验师

学位:博士

职务: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邮箱:liaohongjian@gzhu.edu.cn

   

个人简历

廖宏建,教育技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实验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工智能、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近十年来以在线学习、混合教学为实践场域,在利用智能技术促进学习投入、深度学习、智能知识服务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实证与实践研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主持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出版专著《数智时代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与发展》,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被引1820余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教育人工智能;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背景

[1] 2018.09—2023.12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博士研究生

[2] 2003.09—2006.06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硕士研究生

[3] 1999.09—2003.06 湖南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本科



学术兼职

1.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聘期为2024.01—2027.01。

2. 担任教育技术学科SSCI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等审稿人。



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智时代基于情境流驱动的泛在知识服务模型研究”(23BTQ093)。

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基于移动情境感知的知识服务研究”(15CTQ034)。

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微学习环境下基于位置的个人知识服务研究”(14YJC880031)。

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情境感知视角下基于时序知识图谱的知识推荐研究”(GD23XTS05)。

5.广州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广州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研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2023GZYB72)。

6.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研究”(2018JKZ021)。

7.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教师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培训应用”。

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校混合教学就绪指数构建——基于粤港澳大港湾慕课联盟的实证研究”(2019GZYB84)。

9.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项目(社科类)“混合教学中学习投入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实证研究”,(2018GXJK140)。

10.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高校MOOC有效学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2015GXJK125)。

11.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SPOC深度学习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176140039)。

12.2023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教育大数据的教师数据素养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30802148082225)。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廖宏建,王慧敏*.(2024). 从信息到生态:融入AIGC的反馈素养与教学意涵[J]. 开放教育研究,30(6):55-65.(CSSCI)

2. Liao, H., Qu, Z., Yang, L. et al. (2024).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eachers’ self-regulation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uccess of blended instruction. Educ Inf 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0639-024-13171-3  (SSCI, JCR Q1)

3. Liao, H., Zhang, Q., Yang, L. et al. (2023). Investig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regulated learning, teaching presence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blended learning: An experience sampling analysi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8, 12997–13025 https://doi.org/10.1007/s10639-023-11717-5. (SSCI, JCR Q1)

4. Lin, Y. *, Liao, H., Weng, S. et al. (2024).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plugged-in and unplugged activities on computational thinking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9, 9541–9574. https://doi.org/10.1007/s10639-023-12181-x. (SSCI, JCR Q1)(通讯作者)

5.廖宏建,张倩苇.高校混合教学就绪指数构建与评估应用,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3):59-67. (CSSCI,一B)

6.廖宏建,张倩苇. “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的转移逻辑与价值选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 电化教育研究,2018(5):1-09. (CSSCI,一B)

7. 廖宏建,刘外喜. 高校SPOC有效学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7 (5):64-70. 被引次数1. (CSSCI,一B)

8.习海旭,廖宏建,黄纯国. 智慧学习环境的架构设计与实施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7(4):72-76. (CSSCI,一B)

9.王晓跃,习海旭,柳益君,廖宏建,黄纯国. 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3):48-53. (CSSCI,一B)

10.廖宏建,曲哲、赵文静. 情境流驱动的大规模在线学习动态分组方法[J]. 现代教育技术,2023,(3):118-126. (CSSCI)

11.廖宏建,曲哲,胡莹.MOOC社区中基于移动情境感知的学伴推荐方法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0(02):77-85.

12.廖宏建,刘外喜,饶永生.基于复杂网络的SPOC学习小组划分方法研究[J].信息与电脑,2021,33(09):50-53.

13.廖宏建,黄立冬.面向智慧校园的移动情境感知服务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04):105-111. (CSSCI)

14.曲哲,廖宏建(通讯作者).基于Beacon的情境感知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场景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21(02):58-66+57. (CSSCI)

15.廖宏建,谢亮,曲哲.一种基于隐式信任感知的MOOCs推荐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2):128-135+95. (CSSCI)

16.廖宏建,张倩苇. 高校教师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7 (5):84-93. (CSSCI)

17.廖宏建.移动学习中基于位置服务的个人知识地图及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14(6):96-103. (CSSCI收录,一B)

18.廖宏建,胡宜安,蔡忠兵. 校本SPOC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探究——以“生死学”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6(10):93-99. 被引次数2. (CSSCI)

19.廖宏建,曲哲.基于LBS的情境感知微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8):92-99. (CSSCI)

20.廖宏建. 应用Kinect构建英语课堂虚拟教学情境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3):64-70. (CSSCI)

21.廖宏建,杨玉宝. 体感交互设计及其在三维虚拟实验中的应用[J]. 远程教育杂志,2014(1):54-59. (CSSCI)

22. Liao H, Long X L, Wang L P.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Kinect-Based Virtual Situation Laboratory.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2014, 532: 259-263. (EI收录)

23. Liao H, Long X. Study on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based on Kinect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Cloud Computing (ISCC), IEEE, 2014: 55-60. (EI收录)

24. Liao H, Qu Z. Virtual Experiment System for Electrician Training based on Kinect and Unity3D.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Sciences,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2104: 71-76. (EI收录)



出版专著

1. 廖宏建,《数智时代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



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情境驱动的大规模在线学习动态分组方法》授权发明专利,CN115525810B

2.《基于Kinect体感交互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556860.9

3.《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标注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1804932号

4.《中华经典诵读考试软件V3.1》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505976号

5.《照明电路三维虚拟实验软件V2.1》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699624号

6.《中华经典移动学习软件V2.0》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1883852号

7.《基于LBS的英语移动学习APPV2.2》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1892423号



获奖情况

1.创新高校中华经典教育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排名第5。

2.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互联网+中华经典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7。

3.指导学生王慧敏获全国“田家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

4.指导学生林乔茵获全国“田家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

  


教学情况

开设《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前沿》、《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智慧教育系统与应用》,《论文写作指导》等研究生课程; 开设《JSP应用程序设计》、《ASP.NET应用开发》、《3Ds Max影视动画制作》等本科生课程。


上一条:蔡辰梅


下一条:赵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