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承办第十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7-09-30    浏览次数:

忆二十载课程学术研究心路 绘新时期核心素养发展蓝图

——教育学院承办第十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 

2017923-24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教育学院联合主办,教育学院承办的第十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越秀区三寓宾馆召开。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助理张廷凯研究员,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等国内课程学界知名学者与参会代表380余人出席了大会。

                 

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是面向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基础教育课程研发机构研究人员、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本次研讨会正值课程学术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在我国课程研究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纪念意义。

                 

研讨会开幕式由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主持,广州大学副校长吴开俊教授代表我校师生致欢迎辞。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张廷凯研究员宣布研讨会开幕并代表课程学术委员会致辞。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5个分论坛报告,以及《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与作者读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

                 

大会主题报告围绕“核心素养与中小学课程教学变革”展开,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等17位专家学者向与会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就现场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解答。

                 

分论坛就“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推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课程领导与课程创新”、“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课程与教学创新”等课程论研究与实践中的热点议题展开讨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近60位研究者进行报告,呈现了不少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与对话。

                 

在《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与作者读者见面会上,编辑部主任刘启迪老师、副主任余宏亮博士以及青年学者代表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叶波老师向参加见面会的青年学者、教师和研究生介绍了《课程·教材·教法》的基本情况和刊稿要求,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论文撰写的心得体会。

 

                 

历时两天的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亮点纷呈、佳作不断。闭幕式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晖教授对会议成果进行了总结。

                 

 

                 

 (教育学院  李俊堂供稿)

上一条:2020年广州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讨会—面孔信息加工云上会议顺利举行


下一条:香港理工大学于硕教授来我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