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纪德君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电话:13342883865 邮箱:dejunji@163.com
|
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近代文学、说唱文学)
文学教育(文学教育、语文教育)
个人简历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现为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与广州市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广府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0年以来,先后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优秀人才、“岭南英杰工程”优秀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
教育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99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1997)
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2007)
职业经历
2000年9月至今,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工作,2004年晋升教授。
1997年7月至2000年9月在广州师范学院工作。
学术兼职
1.中国俗文学学会(一级学会)副会长
2.中国《水浒》学会(一级学会)副会长
3.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
4.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论文著作
1.《宋元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双向互动》,《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明清小说接受中“不善读”现象探论》,《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明清小说评点与编创的互动及其影响——以世情小说为例》,《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4.《从案头走向书场——明清时期说书对小说的改编及其意义》,《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8年卷)摘录、评述。
5.《中国古代“说书体”小说文体特征初探》,《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号收录。
6.《口头传统规约下的<水浒传>叙事》,《文学遗产》2022年第4期。
7.《关于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的思考》,《文学遗产》2020年第6期。
8. 《“拟弹词”:清代弹词创作的一种重要类型——南词<绣像金瓶梅传>新论》,《文学遗产》2019年第6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4期转摘。
9.《“按鉴”与历史演义小说文体之生成》,《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10.《学科交叉中的说唱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21年5月10日。
11.《明代历史演义的缘起》,《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18年8月20日。
12.《明清以来“三国”说唱文学编创经验综探》,《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5期。
13.《明清讲史演义编创与评点的互动》,《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14.《民间说书与通俗小说文体兼容现象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5.《试论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转载。《中国文学年鉴》2021年卷转载。
16.《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17.《转化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
18.《明清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
19.《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及其他》,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
20.《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导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科研项目(主持)
1.“中国历代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2022)。
2.“中国古代说唱文学文献资料辑释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6-2020),结项评为“优秀”。
3.“明清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2010),结项评为“良好”。
4.“中国历代刊印小说编年叙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之子项目(2016-2020)。
5.“中国古代小说进出书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2011-2016)。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之子项目(2020-2024)。
获奖情况
1.《拟弹词:清代弹词编创的一种重要类型》,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
2.《明代通俗小说与民间知识体系的建构及其影响》,获第八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
3.《黄世仲小说创作研究》,获第七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
4.“创新中华经典教育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2018年,排名第二)。
5.“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互联网+中华经典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排名第二)。
6.第十届广东省教学名师奖(2021年)。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研究、文学经典分析与教学
研究生课程: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中国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指导研究生:
2003年起指导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1年起指导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研究生,累计指导研究生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