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于硕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日期:2017-09-09    浏览次数:

    9月6日下午,由教育学院主办的广大行知论坛128期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于硕教授来我院讲学,并作了题为“生态伦理灾难中我们如何为善打赌——20世纪的阿伦特与21世纪的莫兰”的学术报告。教育学院院长刘晖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

于硕教授的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人类史中的灾难回溯。“地球有多少年历史?”“地球历史上人类何时起了灾难性作用?”于硕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图文结合,将45.5亿年的地球历史用24小时来比拟,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节点。她回顾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即从人类的出现(大猿)到人类的诞生,介绍了人类非洲起源的家族树,以及人类是如何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个角落,再谈到晚期智人,然而人类在地球时钟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最后200年里,出现了进步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亢奋,将数亿年积累的地球资源瞬间耗尽。“地球母亲”从而遍体鳞伤地走入一个新纪元——“人类世”(Anthropocene)。

第二部分为“人类世”的灾难审视。从人类的发展史引出“人类世”。于硕教授解读了这个新的名词。“人类世”即“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已成为主要的地质制约因素,超过了前此所有的地质和自然运动的力量。这个地质时期的出现并被命名,是因为人类在最近两个世纪几乎永远改变了地球系统”。它沉重地揭示了人类地球现实的残酷——灾难每天都在发生,以至于平静、自由和尊严地活着成了奢望。

第三部分为世界生态伦理的反思。面对着当今世界严重的生态危机,于硕教授回顾了20世纪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对“平庸之恶”和“极权主义”的反思,介绍21世纪思想的象征埃德加·莫兰对复杂伦理的论述,思考人类共生伦理的“不可能之可能”。于硕教授向师生分享了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与埃德加·莫兰的《伦理》等两本书,主要以莫兰的伦理和复杂性思想为基础,分析了伦理的内涵、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伦理律令的三种源泉、伦理的现代性等。她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共同命运的情怀,呼吁人类应承担起向我们自己提出“为善打赌”的使命,即反省自我、管束科学、文明政治、连结人类和寰球共生。

最后,于硕教授以贝多芬的话——“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回到自然之中,重新开启生态时代的新伦理”结束了本次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积极发言提问,于硕教授给予耐心解答,现场学术气氛浓烈、交流意犹未尽。最后院长刘晖教授作了精彩点评。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李嘉慧,刘子云   摄影:李嘉慧)

上一条:教育学院举行2017级新生见面会


下一条:广州大学&红树林心理“应用心理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