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定荣教授应邀为实习支教团队举办讲座

发布日期:2018-06-11    浏览次数:

                   

为提高广州大学实习支教团队教学学术意识和能力,6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定荣教授应广东省高校教学团队——广州大学实习支教互容共生型教学团队的邀请,在行政西后座612举办了一场题为“到学校进行教学改进研究——一位大学教学研究者的叙事研究”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雷晓云教授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来自人文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的实习支教团队成员、教育学院的部分教师、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全体硕士生和语文、英语、数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教育领域的硕士生。        

   

讲座中,胡定荣教授首先强调,到中小学做教育教学研究是大学教师教育从业者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并分析了当今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胡定荣教授重点结合他完成《薄弱学校的教学改进研究》的研究经历——与北京石景山学校合作研究四年,再提炼总结撰写三年(该著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首届基础教育网络成果博览会一等奖、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从“我为什么到中学进行教学改进研究”“如何进入研究现场”“如何由生人变成熟人”“如何开展学校改进研究”和“如何面对学校改进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五大方面分享了其研究的过程。        

胡教授强调,教师教育从业者要努力实现教学本身学术化,防止在繁忙琐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专业退化,需要回归教学本身开展教研,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日常教学问题能深入到理论层面,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要能从相关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和切入点,在实践改进中注意及时记录、积累研究资料,并注意提高理论素养,从研究资料的分析中创生和提炼理论,实现理论对实践改进的渗透与引领。        

胡教授分享的个人研究经历引起了与会者,特别是支教团队教师的广泛共鸣。大家普遍认为,胡教授的研究旅程为个人今后的专业生活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雷晓云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对实习支教团队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强调实习支教团队发展要深度浸入于学校实习支教实践,重计划、重落实,做实事、求效果,努力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做支撑,挖掘和提炼原生态实习支教经验的理论蕴涵,创生反映实习支教特点的理论。        

                                                            (供稿:屈小漫)        

   

上一条:我院成功举办第八届两岸教育政策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臣之教授应邀为实习支教团队举办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