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2019年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博士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发布日期:2018-11-25    浏览次数:

     广州大学的教育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1953年学校就开设了教育学类课程,教育学科在1995年获得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5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2年教育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教育博士授予权。

    当前,教育学科共有成员58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前任学科带头人张人杰教授是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教育社会学家,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首席学科带头人刘晖教授是国内知名教育学者,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规划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目前教育学博士授权点有一批团结协作、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承担各类课题60余项,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9部;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学位点整体学术水平在广东省名列前茅,在全国教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学院有省重点实验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室)和省级学科研究平台(台湾教育政策研究平台),心理学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教师技能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验室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拥有近红外成像、ERP、眼动仪、生理多导仪、脑生物反馈仪、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移动录音工作站、数字音频工作站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价值总额1051万元,教育学、心理学藏书近7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200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的需要。

 

招生单位名称:教育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66756              

            

博士生导师简介                

    刘 晖  教授,博士,博导,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副理事长。 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曾任党委宣传部部长、高教所所长、规划处处长、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具有较为厚实的学术积累,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1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政府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奖等4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屈哨兵  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的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先后在基础教育学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等多个教育领域任教任职。2007年任广州大学副校长,2011年10月起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2016年9月起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承担完成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参编及参著教材、词典多部,在《中国教育学刊》《高教探索》《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及应用语言学、教育管理理论与政策,现主要从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吴开俊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费筹措与成本分担、流动人口与教育公平、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结构优化等研究。现任广州大学副校长。在《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10余项;曾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教育与经济》等学术期刊编委,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五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专家。2011-2012年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    

    马凤岐  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独立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课题,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丛书中的一本)、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曾任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教师发展与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汕头大学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第十一届广东省督学。    

    蔡辰梅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入选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连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包括《教师职业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在内的学术专著4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伦理以及学校德育。    

     叶平枝  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高校委员会主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早期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课程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编委,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教育发展中心学前教育教育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等。 主持全国社会科学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省、局级科研奖励10余项。在《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幼儿社会退缩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等8部专著、译著和教材。    

    谢翌  教授,博士,博导。2006-2017年供职于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9月受聘为广州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先后担任江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初教学院副院长,现为广大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赣鄱555人才工程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本人所钟情的研究领域包括: 课程领导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教师信念;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等。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等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重点规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教改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教育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冮西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2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    

    周燕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国培项目专家库成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幼儿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专家。曾获“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大学教学名师”等称号。 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社会学方向,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学前教育管理与政策、学前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 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课程·教材·教法》、台湾《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10余项。主编著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叶浩生  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 探讨将“身体塑造心智”的具身理念应用于教育与教学,确立“具身学习”的方式与机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等国家级课题。代表性著作有: 《具身认知--原理与应用》(商务印书馆2017); 代表性论文有《身体与学习: 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教育研究2015/07)、《身体与认知表征: 观点与分歧》(心理学报2018/04)等。    

     聂衍刚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情绪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和《心理学探新》等期刊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指导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研究领域集中在儿童青少年积极人格、心理健康与辅导、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学生发展指导等。曾在《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urnal of Adolesc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Aggressive Behavior》《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20余项,曾获第四届、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二等奖(2016年)等奖励。    

    邢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与学习、教育神经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第八届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理事,广州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Frontier in Psychology》《Neuroscience Letters》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6项。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    

    付世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曾在中国科大北京认知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美国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心理系、George Mason University心理系、清华大学心理系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在视觉选择性注意、汉字认知、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 发表期刊包括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Image, Biological Psychology, Psychophysiology,《中国科学》,《心理学报》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多项。现任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普心和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编委,是30多家国际和国内刊物审稿人。    

    杜建政  教授,博士,博导,现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任教。1983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后转入社会学系,毕业后曾在报社、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93在西南师范大学心理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任职教授,先后在河北师大教育学院、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记忆与学习、社会认知与国民观念、心理测评。曾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学前教育研究》等学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内隐认知加工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参编多部心理学辞典和教材。    

    曾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卫生学会临床与预防学专委会副主任,司法部戒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戒毒委员会特聘常务委员。研究方向:临床、咨询与实验心理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线索-用药行为”联结在成瘾记忆及其消退中的作用和神经机制研究”、主研完成“相关线索诱发的心理渴求及镜像神经活动—基于具身理论的药物依赖神经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个体心理危机的预警、监测及干预策略和体系研究”各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横向项目四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一部,主编三部。曾或暨南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全英教学二等奖。    

 

上一条:广州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初选结果公布及复选工作安排的通知


下一条:我校2018年拟招收10名教育博士研究生